文章

信息蜂房,更好信息生态的可能|3 万字圆桌实录
腾讯研究院
07-29
30512 字 (约 123 分钟)
AI 评分: 94
⭐⭐⭐⭐⭐

文章是腾讯研究院《仲夏六日谈》的一场圆桌讨论实录,深入探讨了从“信息茧房”到“信息蜂房”的信息生态转变。讨论追溯了“我的日报”概念与信息茧房的关联,并剖析了信息茧房的客观存在性、类型及其成因,指出用户认知偏误、惰性与算法共同作用。嘉宾们(胡泳、杨健、黄晨霞)强调了“信息茧房”在学术界应被视为假说,而非既定理论,并提及了大模型可能带来的“幻觉茧房”新陷阱。文章批判性审视了仅靠技术无法解决信息茧房的局限,呼吁重建“信息把关人”角色,并对 RSS 订阅、搜索引擎、BBS 等“古典互联网”机制的价值进行了重估,认为它们提供了抵御信息茧房的潜在路径。最终,文章描绘了“信息蜂房”作为多元、通透、协同的信息生态愿景,强调需从受众、算法、内容及社会环境多维度共同构建。

商业科技中文信息茧房信息蜂房信息生态算法推荐内容分发
AI Agent 的终极未来|3 万字圆桌实录
腾讯研究院
07-30
33865 字 (约 136 分钟)
AI 评分: 92
⭐⭐⭐⭐⭐

本文是腾讯研究院《仲夏六日谈》智能体专场的三万字圆桌研讨实录,汇集了来自 To B、To C 和技术一线的专家观点,就 AI 智能体的定义、未来形态、落地挑战、通用与垂类 Agent 的共存、评估标准及底层协议 MCP 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度且多方位的探讨。讨论首先从智能体的定义切入,普遍认同其是基于大模型、具备记忆、规划、执行和工具调用能力的系统,并强调感知能力的重要性。专家们一致认为智能体将是未来 AI 原生应用的主要形态,能极大提升人机协作效率。文章随后探讨了通用 Agent 与垂类 Agent 的生存空间,指出尽管基模能力不断进化,但垂直领域因数据私有性、场景复杂性等因素,垂类 Agent 仍有广阔市场。此外,讨论还延伸至具身智能,将其视为物理世界中的智能体,能提供更丰富的多模态上下文,是通往 AGI 的关键路径。在落地挑战方面,记忆管理、上下文控制、幻觉问题及稳定性是当前智能体面临的主要瓶颈。讨论还涉及智能体的评估机制,认为除了通用测试集外,企业需定制化评估标准。最后,对 MCP(智能体元协议)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在开放生态和 C 端场景中具有潜力,但在 B 端私有化场景中可能引入不必要的复杂性。整体而言,本文通过多视角碰撞,提供了对 AI 智能体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全面而深入的行业洞察和实践经验。

商业科技中文AI Agent智能体大语言模型具身智能MCP协议
AI 时代如何把想象力变成一种竞争优势?|2 万字圆桌实录
腾讯研究院
07-31
23634 字 (约 95 分钟)
AI 评分: 92
⭐⭐⭐⭐⭐

文章是腾讯研究院《仲夏六日谈》关于“AI 时代如何把想象力变成一种竞争优势?”的深度圆桌实录。四位来自 AI 短剧、企业服务、AI 硬件和虚拟角色共创平台的创始人,围绕 AI 对未来 3-5 年的影响展开深入讨论。嘉宾们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 AI 将极大激发个体表达,推动“一人独角兽”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并重塑企业工作流,使工具从提效转向直接交付结果。同时,他们也探讨了 AI 与人协作关系的变化,强调人类主体性、独特体验和情感冲动的不可替代性。文章还触及了 AI 时代可能带来的就业冲击、意义感缺失等悲观论调,并提出通过保持开放心态、学习 AI、提升提问能力、探索内心和现实边界,以及教育回归全能博雅型素质培养等方式来积极应对挑战。讨论最终聚焦于如何培养下一代的想象力,强调动手实践和多模态输入在激发创造力方面的关键作用。

商业科技中文想象力AI时代人机协作职业发展教育变革
共生伙伴:2025 人工智能十大趋势|2025 WAIC 报告重磅发布(附下载)
腾讯研究院
07-27
6298 字 (约 26 分钟)
AI 评分: 91
⭐⭐⭐⭐⭐

《共生伙伴:2025 人工智能十大趋势》报告由腾讯研究院发布,全面描绘了 AI 从“工具”向“伙伴”演进的宏伟蓝图。报告指出,这一跃迁的核心在于 AI 开始听懂人类情绪、拥有“五感”,并能主动提供有温度的回应,成为工作中的“数字员工”和生活中的“人生合伙人”。文章详细阐述了三大主题:基础模型的深层跃迁(如强化学习引领推理、原生多模态生成、声音模型情感智能),智能行动者(Agent)的崛起(如智能体双轨进化、LifeOS 个性化操作系统、智力即服务赋能产业、游戏智能体),以及 AI 走向物理世界(如具身智能的“GPT-2 时刻”、空间智能理解三维世界、具身智能测试转量产)。报告强调,AI 正从“会聊天”进化到“懂世界”,再到“能行动”,预示着人机协同的新篇章,并为技术从业者提供了前瞻性的行业洞察和发展方向。

商业科技中文AI趋势人工智能发展大模型强化学习多模态AI
AI 迁徙一代:跨越技术断层的中坚力量
腾讯研究院
昨天
8856 字 (约 36 分钟)
AI 评分: 89
⭐⭐⭐⭐

文章详细阐述了“AI 迁徙一代”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成长于 AI 未普及时代,却在成年后被 AI 技术全面渗透。文章将其置于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宏大“迁徙”历史背景下,深入分析了这代人在教育、社交、职业等多个维度所经历的“断裂”体验。作者探讨了 AI 对学习和工作本质的重塑,强调人与 AI 从“工具使用”到“共生协作”的关系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职业生态剧变和技能迁徙。文章最后着重指出,“AI 迁徙一代”在技术伦理觉醒中的关键作用,他们关注算法偏见、数据隐私,努力守护个体尊严与多样性,最终成为连接断裂、理解差异、引领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

商业科技中文AI迁徙一代人工智能社会变革技术伦理未来工作
异化与突围:AI 一代的爱与忧愁|4 万字圆桌实录
腾讯研究院
07-28
41841 字 (约 168 分钟)
AI 评分: 89
⭐⭐⭐⭐

文章记录了一场长达四万字的圆桌讨论,主题聚焦于“AI 一代的爱与忧愁”。三位嘉宾——人文学者许纪霖、B 站 UP 主蒋松筠和知识博主陈小雨,共同探讨了 AI 如何重塑人类与世界的关系、知识获取方式,以及其作为第三次人类大革命的深远意义。讨论深入剖析了 AI 在效率提升与标准化输出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揭示了其在独特个体经验、情感、直觉和超越范式创造力方面的局限性。蒋松筠提出,AI 在短期内可能导致效率空转,并对初级岗位造成冲击。文章还探讨了 AI 对就业结构性变化、新需求创造及赛博陪伴等情感需求的影响。最后,嘉宾们为 AI 时代的年轻人提供了适应策略,包括培养综合能力、回归人文艺术以滋养悟性,以及关注未来手艺人与定制化消费的市场趋势。

商业科技中文人工智能AI时代社会影响职业发展人类独特性
没有更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