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刚刚,OpenAI 发布 GPT-5-Codex:可独立工作超 7 小时,还能审查、重构大型项目 | 机器之心
机器之心
09-16
3345 字 (约 14 分钟)
AI 评分: 95
⭐⭐⭐⭐⭐

文章详细介绍了 OpenAI 最新发布的 GPT-5-Codex,这是一款针对智能体编程任务进行优化的 GPT-5 模型。它在真实软件工程任务中表现出色,能够快速响应交互式会话,并独立完成长达 7 小时的复杂任务,包括项目构建、功能开发、测试编写、调试和大规模重构。GPT-5-Codex 的代码审查能力尤为突出,能主动发现关键漏洞,在 OpenAI 内部已审查绝大多数 PR。该模型在 SWE-bench Verified 和 Code refactoring tasks 基准测试中均优于 GPT-5,并能根据任务复杂度动态调整思考时间。同时,文章还介绍了 Codex 平台的一系列升级,包括全新设计的开源 Codex CLI(支持图片输入、待办清单、工具调用和权限管理)、支持 VS Code 等 IDE 的插件(提供上下文感知、云端本地无缝切换)以及与 GitHub 的深度集成。OpenAI 还强调了 Codex 的安全措施,如默认沙箱环境、权限机制和可配置安全设置。Codex 已包含在 ChatGPT 的 Plus、Pro、Business、Edu 和 Enterprise 订阅中,并计划很快通过 API 开放 GPT-5-Codex。

人工智能中文大语言模型代码生成智能编程助手代码审查软件工程
开源 Agent 模型榜第一名,现在是阿里通义 DeepResearch
量子位
09-18
4294 字 (约 18 分钟)
AI 评分: 95
⭐⭐⭐⭐⭐

文章详细介绍了阿里巴巴开源的首个深度研究 Agent 模型通义 DeepResearch。该模型采用 30B-A3B 轻量级架构,在 HLE、BrowseComp-zh、GAIA 等多个权威评测集上取得了 SOTA 成绩,超越了 OpenAI Deep Research 和 DeepSeek-V3.1 等竞品。文章深入阐述了模型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包括一套不依赖人工标注、大规模生成高质量训练数据的多阶段数据策略,以及创新的 IterResearch 范式和 Research-Synthesis 框架,有效解决了 Agent 在复杂多步任务中的认知瓶颈和噪音污染。此外,还介绍了革新的端到端 Agent 训练流程(Agentic CPT → Agentic SFT → Agentic RL)和基于策略的强化学习优化实践,强调了数据质量和训练环境稳定性对 Agentic RL 成功的决定性作用。文章最后展示了通义 DeepResearch 在高德出行 Agent 和通义法睿等内部应用中的落地成果,并提供了模型、框架和方案的开源地址,具有极高的实践参考价值。

人工智能中文Agent模型深度研究大语言模型强化学习数据合成
别再误会 MCP 了!一篇写给 AI 工程师的硬核“辟谣”指南
阿里云开发者
09-15
18312 字 (约 74 分钟)
AI 评分: 94
⭐⭐⭐⭐⭐

文章旨在纠正 AI 工程师对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的普遍误解,即将其简单视为“更高级的 Function Calling”。作者通过严谨的“假设-验证”逻辑,从架构分析、SDK 源码检验和开源项目 CherryStudio 的 Host 解剖三个层面,论证了 MCP 本质上是一套模型无关的、用于构建可互操作 AI 应用的工程协议。文章明确区分了 MCP 的 Client-Host-Server (CHS) 三组件职责,强调 Host 才是承载 AI 智能(Prompt 构建、LLM 调用)的唯一组件,而 Server 和 Client 仅是纯粹的 RPC 中间件。随后,文章深入辨析了 MCP(基础设施协议)与 Function Calling(模型决策能力)的层级关系,并通过伪代码对比,展现了 MCP 在解耦、标准化和互操作性方面的工程优势。最后,文章探讨了决定 MCP 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工具质量、提示词工程、LLM 能力)及其固有的挑战(高 Token 成本、意图识别稳定性),为 AI 工程师提供了全面而深刻的 MCP 理解与实践指导。

软件编程中文MCPFunction Calling大语言模型通信协议软件架构
OpenAI 内部揭秘:我们如何使用 Codex
宝玉的分享
09-18
4345 字 (约 18 分钟)
AI 评分: 94
⭐⭐⭐⭐⭐

文章详细揭示了 OpenAI 内部团队如何利用其 AI 编码助手 Codex,覆盖了从安全到基础设施的多个工程领域。它总结了七大核心应用场景,包括加速代码理解、高效重构与迁移、性能瓶颈识别与优化、提升测试覆盖率、加快开发速度、帮助工程师保持心流,以及辅助探索与构思。此外,文章还分享了六项实用的最佳实践,如从“提问模式”开始、像写 GitHub Issue 一样组织提示、逐步完善 Codex 环境等,旨在帮助其他开发者最大化 Codex 的效用。文章强调 Codex 已显著改变 OpenAI 的构建方式,并展望了 AI 在软件开发中更深度的集成潜力。

商业科技中文AI辅助编程Codex大语言模型软件工程开发效率
30 分钟轻松掌握 Cursor,快速提升开发效率和体验
阿里云开发者
09-17
5567 字 (约 23 分钟)
AI 评分: 93
⭐⭐⭐⭐⭐

本文深入探讨了 AI 辅助编程工具 Cursor 在提升开发效率方面的应用,尤其聚焦于其在 WebX 等老旧项目中的实践效果。文章首先阐述了 AI 辅助编程的“高效用法”思想,即让 AI 承担主要编程工作,开发者作为方案 Reviewer。接着,详细介绍了 Cursor 的产品特性,包括 AI 聊天区、Composer、Bug Finder 等核心功能,并强调了通过 Notepad 和 Rules 引入上下文信息以提升 AI 代码生成准确性的重要性。在实战演示环节,文章通过在现有项目中构建新功能(如生成 SQL、Mapper、Bean、Controller、HSF 服务)和代码重构优化两个具体场景,展示了 Cursor 如何根据项目设计文档和现有代码风格,智能生成符合复杂规范的代码骨架,并支持多轮对话调整。最后,提供了使用 Cursor 的小贴士,并展望了其与 MCP(多云管理平台)结合的潜力,强调了持续实践和积累上下文信息对提升 AI 辅助编程效果的关键作用。

软件编程中文AI辅助编程Cursor开发效率老旧项目代码生成
LLM 开源 2.0 大洗牌:60 个出局,39 个上桌,AI Coding 疯魔,TensorFlow 已死 | 机器之心
机器之心
09-17
6308 字 (约 26 分钟)
AI 评分: 93
⭐⭐⭐⭐⭐

文章基于蚂蚁集团发布的《2025 大模型开源开发生态全景图 2.0》报告,深度分析了当前大模型开源生态的剧烈变迁。报告指出,生态正在经历快速洗牌,大量项目出局,新项目涌现,平均寿命不足三年,其中 TensorFlow 被 PyTorch 取代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剧烈洗牌案例。分类框架从传统模式进化为以 AI Agent、AI Infra、AI Data 为三大核心板块,清晰勾勒出行业热点和技术演进趋势。AI Agent 层最为活跃,其中 AI Coding 更是最活跃、最高频、最刚需的应用场景,并已从“补代码”发展到“全生命周期智能引擎”。Model Serving 依旧狂飙,LLMOps 接棒 MLOps 成为推动大模型走向应用的关键支撑。AI Data 领域相对平静,但未来将从“仓库”进化为“中枢”。文章还深入探讨了开源许可协议的商业化变体,揭示了大模型时代开放与控制之间的商业博弈。最后,文章对国内外大模型的路线分化、MoE 架构普及、Reasoning 能力成为新标配、多模态全面爆发以及模型评价多元化等趋势进行了番外解读。

人工智能中文大模型生态开源AI AgentAI CodingLLMOps
7 亿人每周狂发 180 亿条消息!OpenAI 首次揭秘 ChatGPT 最火用途
新智元
09-16
5925 字 (约 24 分钟)
AI 评分: 93
⭐⭐⭐⭐⭐

文章深入分析了 OpenAI 与 Anthropic 发布的最新 AI 使用报告。OpenAI 报告指出,截至 2025 年 7 月,ChatGPT 周活跃用户突破 7 亿,每周消息量高达 180 亿,其核心用途集中在实用建议、信息查询和文书写作,其中非工作类消息增速显著,编程等技术类使用比例显著下降。报告还揭示了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更频繁使用 ChatGPT,且早期性别差距正在缩小。Anthropic 的经济指数报告则强调,Claude 在代码编写和自动化任务中占据优势,任务交付自动化比例已升至 39%。特别是企业级 API 客户,其自动化使用模式更为激进,高达 77%的任务通过自动化完成。文章进一步探讨了 AI 使用与地域经济结构、收入水平之间的紧密关联,并引发了对 AI 红利分配不均和潜在贫富差距扩大的思考。

人工智能中文AI趋势AI经济影响AI用户研究数据分析人机交互
不只是写代码:Qwen Code 如何规划、执行并验证软件工程任务
阿里云开发者
09-18
5464 字 (约 22 分钟)
AI 评分: 93
⭐⭐⭐⭐⭐

文章详细介绍了 Agentic Coding 这一 AI 在软件开发中的新范式,强调 AI 代理能够自主规划、分解、执行并迭代复杂开发任务,而非仅限于代码补全。以阿里云 CLI 工具 Qwen Code 为例,文章深入剖析了其核心 Prompt 设计,包括角色定义、核心规范、任务管理、以及针对软件工程任务和新应用开发的具体工作流。基于 Qwen3-Coder 系列模型的能力,通过这些 Prompt,Qwen Code 能实现目标驱动的自动化开发流程,掌握工具调用协议,并能自主进行构建、测试、调试、文档生成和版本控制。文章还强调了 CLI 交互的语气风格、安全规则和工具使用规范,旨在提升开发效率、代码质量并减轻重复性工作负担,将开发者的角色从“代码输入者”转变为“高阶监督者”。

软件编程中文Agentic Coding智能体编程LLM Agent设计Prompt工程Qwen Code
凡人程序员进入修仙时代?意图即代码的范式革命即将到来
腾讯云开发者
09-18
6811 字 (约 28 分钟)
AI 评分: 93
⭐⭐⭐⭐⭐

本文深入探讨并**构想了**“意图即代码”这一革命性的 AI 原生开发范式,旨在通过提升抽象层次,让开发者仅用自然语言定义业务意图,而由 AI 负责具体的实现、探索与验证。文章详细阐述了支撑这一范式的三大核心支柱:意图编排,通过可视化画布和结构化意图树管理业务逻辑及隐式数据流;资源发现,构建 AI 可理解的外部世界地图,实现动态交互式工具利用;以及意图约束,通过契约和行为测试确保 AI 生成代码的可靠性与可预测性。文章还通过一个“用户登录”示例,完整展现了 AI 原生开发的工作流,强调了该范式在提升开发效率、保证软件正确性和实现敏捷开发方面的巨大潜力,并展望了开发者角色从“代码工匠”向“思想创造者”的转变。

软件编程中文意图即代码AI原生开发自然语言编程范式革命大型语言模型
从「对口型」到「会表演」,刚进化的可灵 AI 数字人,技术公开了 | 机器之心
机器之心
09-15
2596 字 (约 11 分钟)
AI 评分: 93
⭐⭐⭐⭐⭐

文章详细介绍了快手可灵团队最新发布的数字人技术 Kling-Avatar,该技术旨在将数字人从简单的语音对口型提升到能够根据用户意图进行生动表演的水平。Kling-Avatar 的核心是一个由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赋能的两阶段生成框架。首先,一个多模态导演模块(MLLM Director)将音频、图像和文本提示整合为结构化的故事线,生成一段全局一致的蓝图视频。其次,基于蓝图视频的关键帧,系统采用并行合成的级联生成方式,结合音频对齐插帧策略,高效生成分钟级长视频,确保口型同步和身份一致性。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口型对齐、文本可控性、身份一致性等训练与推理策略,并介绍了高质量训练数据管线和包含 375 个样本的测评基准。实验结果显示,Kling-Avatar 在总体效果、口型同步、画面质量、指令响应和身份一致性等多个维度上均超越了现有先进产品如 OmniHuman-1 和 HeyGen,尤其在复杂发音和长时视频生成方面表现出色。目前该功能已在可灵平台开启公测,标志着数字人技术在表达深度上的重要突破。

人工智能中文数字人Kling-Avatar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频生成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