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Google Pixel 10 发布|自研芯片+端侧模型,谷歌抢发了完全体的「Apple 智能」
极客公园
08-20
3742 字 (约 15 分钟)
AI 评分: 91
⭐⭐⭐⭐⭐

文章详细报道了 Google Pixel 10 系列智能手机的发布,重点阐述了其核心亮点——首次完全自主设计的 Tensor G5 芯片。该芯片采用台积电 3nm 工艺,CPU 和 TPU 性能大幅提升,为 Gemini 端侧 AI 体验奠定了硬件基础。文章深入介绍了 Gemini 带来的创新功能,如「魔法提示」、「相机教练」和「最佳合照」,展现了手机从「被动工具」向「主动助理」的转变。此外,文章还提及了 Pixel 10 系列在影像系统、eSIM 普及、Pixelsnap 磁吸生态等方面的硬件迭代,还详细介绍了 Pixel 10 Pro Fold 作为全球首款 IP68 折叠屏手机的耐用性特点,以及同步发布的 Pixel Watch 4 和 Pixel Buds 2a 中集成的 Gemini 驱动的个人健康教练服务和智能助手功能。作者认为,Pixel 10 系列是谷歌在 AI 手机赛道交出的「逻辑自洽且完成度极高」的答卷,强调了软硬件深度垂直整合对实现真正智能的重要性。

商业科技中文AI手机Google PixelTensor G5Gemini端侧AI
对话小米 AI 眼镜负责人:20 天卖光库存,但属于产品的「长跑」才刚开始
极客公园
08-20
5824 字 (约 24 分钟)
AI 评分: 90
⭐⭐⭐⭐⭐

文章通过对话小米 AI 眼镜负责人李创奇,详细阐述了小米 AI 眼镜的战略定位与市场表现。该产品以 1999 元的定价,旨在普及 AI 眼镜认知,而非短期盈利,其 20 天售罄三个月库存的成绩远超预期。李创奇强调“智能眼镜,首先得是一副眼镜”的产品理念,优先考虑佩戴舒适性、重量与续航,并在端侧 AI 算力、个性化框型、充电方式等方面做出了艰难取舍。他认为 AI 眼镜市场是“马拉松”,最终胜出者将是拥有强大手机和穿戴生态或国民级 APP 与顶级大模型的公司,并展望 AI 眼镜将成为理解用户意图、连接物理世界的下一代计算中枢。

商业科技中文AI眼镜智能硬件产品策略市场定位小米
「价格战」打了半年,吉利如何做到核心利润暴增 102% ?
极客公园
08-16
7086 字 (约 29 分钟)
AI 评分: 88
⭐⭐⭐⭐

吉利汽车 2025 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销量与营收大幅增长(销量猛增 47%至 141 万辆),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4%,呈现“增收不增利”的表面矛盾。文章深入分析指出,这主要受国内汽车价格战导致单车均价下降,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如销量占比首次超过 50%的新能源汽车和银河品牌定价相对亲民)影响。然而,通过剔除发动机业务合资收益和外汇汇兑等一次性非经营性收益后,吉利的核心经营利润实际上暴增 102%,从 33 亿元飙升至 66.6 亿元,显示其在激烈竞争中强大的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文章强调,吉利已正式迈入“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时代,并上调全年销量目标至 300 万辆,正通过新产品推出和“一个吉利”的组织战略整合(如极氪与领克合并)来重塑竞争优势,以应对汽车行业剧变。

商业科技中文汽车行业吉利汽车新能源转型价格战财报分析
AI 的终点不是对话框,这家公司想让真实世界成为 AI 的提示词
极客公园
08-20
3557 字 (约 15 分钟)
AI 评分: 88
⭐⭐⭐⭐

文章深入评测了 Looki L1,一款旨在将 AI 从传统对话框中解放,使其融入日常生活的创新型多模态 AI 硬件。作者通过亲身体验,阐述了 Looki L1 如何通过自动捕捉视频和声音,结合 AI 理解用户情境,成为一个共享日常的 AI 伙伴。文章着重介绍了其极简设计、Story Mode 自动拍摄、AI 驱动的素材整理(Moments 功能)和 Vlog 生成能力,极大地简化了用户记录生活的门槛。Looki L1 通过提供丰富的上下文信息,使得接入的大模型能更好地理解用户,实现更个性化的交互。文章认为 Looki L1 代表了未来 AI 交互的新方向,即让真实世界成为 AI 的提示词,并将其与 OpenAI 的未来硬件愿景进行对比,强调其在多模态 AI 硬件领域的先行地位。

商业科技中文AI硬件多模态AI人机交互智能相机Looki L1
汽车业务还没盈利,小米却已找到「第三曲线」
极客公园
08-21
7501 字 (约 31 分钟)
AI 评分: 87
⭐⭐⭐⭐

文章详细解读了小米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重点揭示了其大家电业务(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强劲增长,出货量大幅提升,尤其空调已在线上渠道跻身行业前三,成为营收重要贡献者,被视为小米的“第三曲线”。同时,文章分析了小米汽车业务的稳健进展,强调其高毛利率和稳步收窄的亏损,并提及下半年实现季度盈利的目标。此外,文章还简述了小米在芯片和 AI 领域的投入方向,特别是对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场景的应用前景。整体展现了小米在多元化业务布局上的战略成效。

商业科技中文小米财报商业战略大家电智能汽车IoT业务
新加坡 AI 办公系统 Agnes:200 个 Agent 并行研究,让 AI 主动「找茬」打磨设计
极客公园
08-18
2252 字 (约 10 分钟)
AI 评分: 86
⭐⭐⭐⭐

文章深入探讨了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孵化的 AI 办公系统 Agnes 如何通过创新的多 Agent 架构,解决现代办公中频繁切换应用导致的“切换税”问题,旨在构建一体化、无缝衔接的智能工作流。文章重点介绍了 Agnes 的两大核心功能:Deep Design 和 Wide Research。Deep Design 功能通过引入 Agent 评审与迭代机制,让 AI 能主动从多维度“找茬”并优化图像生成质量,实现“生成-评审-再生成”的闭环优化。Wide Research 则利用 Agnes 自研的 CodeAgents 多智能体架构,实现多达 200 个 Agent 并行工作,显著提升大规模数据研究、市场分析和行业报告生成效率,同时降低 Token 消耗。此外,文章还提及了 Agnes 的订阅服务和移动端 APP 的上线,进一步巩固其在 AI 原生协作办公系统领域的领先地位,致力于将 AI 从单一工具转变为智能工作现场。

商业科技中文AI办公系统智能协作办公效率切换税多Agent系统
为什么「游戏」是 AI 陪伴落地的好场景?
极客公园
08-18
4158 字 (约 17 分钟)
AI 评分: 86
⭐⭐⭐⭐

文章探讨了 AI 陪伴产品在建立用户忠诚度方面面临的挑战,并以「逗逗 AI 游戏伙伴」为例,展示了其独特的“始于有用,终于陪伴”策略。该产品通过深度整合实时视觉语言模型(VLM)技术、XPU 异构计算和本地化大模型部署,实现了对游戏画面的实时理解,为玩家提供即时攻略辅助和情绪支持。文章通过亲身体验,强调了游戏场景作为 AI 陪伴落地的天然优势,即“有用性”与“情绪价值”的紧密结合,以及 AI 易于获取用户上下文的特点。最终,文章指出逗逗 AI 通过积累场景化记忆,并尝试拓展至跨场景陪伴,为 AI 陪伴赛道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从刚需切入建立深度关系的商业化路径。

商业科技中文AI陪伴产品策略用户忠诚度商业模式人机交互
小鹏 Q2 财报「炸裂」:营收暴涨 125%,毛利率反超特斯拉
极客公园
08-19
2548 字 (约 11 分钟)
AI 评分: 86
⭐⭐⭐⭐

文章深入分析了小鹏汽车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揭示其在销量、营收、毛利率和现金储备等多项关键指标上均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小鹏二季度总营收达 182.7 亿元,同比增长 125.3%;交付量 10.32 万台,同比增长 241.6%;毛利率高达 17.3%,甚至超过了特斯拉同期的 17.2%。财务方面,净亏损大幅收窄至 4.8 亿元,且现金储备达到 475.7 亿元,展现了公司强大的财务止血能力和充足的“弹药”。文章还强调,小鹏在持续强化其引以为傲的 AI 技术实力的同时,战略性地将重心拓展至产品设计、颜值和用户“情绪”体验,预示其正加速迈向盈利,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更坚固的“护城河”。

商业科技中文财报分析小鹏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行业业绩增长
可灵收入占比不到 1%,但 AI 依然是快手的「王炸」
极客公园
昨天
6594 字 (约 27 分钟)
AI 评分: 80
⭐⭐⭐⭐

文章详细分析了快手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指出其在稳健的财务表现背后,AI 战略的深度赋能是关键驱动力。快手 CEO 程一笑强调 AI 大模型能力在多生态场景中释放价值。文章重点介绍了快手的“AI 双核”战略:OneRec 推荐大模型通过生成式推荐提升用户时长、留存率并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可灵视频生成大模型则在商业化上取得突破,Q2 营收达 2.5 亿元,并扩展到专业创作者和企业客户,探索了影视、游戏等工业级应用。此外,AI 技术深度融入线上营销和电商业务,通过 AIGC 素材、智能投放和人货匹配优化,显著提升了广告收入和电商 GMV。文章也审慎地指出 AI 投入成本透明度不足、可灵模型训练成本巨大以及用户增长放缓等挑战,提示了 AI 战略长期投资回报率的考验。

商业科技中文快手财报AI战略大模型视频生成推荐系统
成为「流量黑马」的老品牌,如何借拼多多秒懂 00 后?
极客公园
08-19
9095 字 (约 37 分钟)
AI 评分: 80
⭐⭐⭐⭐

文章探讨了传统老品牌在面对行业寡头、渠道滞后和用户脱节等挑战时,如何在新电商时代找到新的增长路径。以公牛世家、金河乳业和金冠等品牌为例,详细阐述了它们通过拼多多平台,避开红海市场、发现蓝海需求、实现低成本试错以及直接与消费者互动、共创产品。文章强调,老品牌复兴的关键在于“懂用户”,而非盲目“变年轻”,并指出拼多多在其中扮演了提供数据工具、流量倾斜和资金扶持的关键“盟友”角色,助力品牌重塑形象并赢得新一代消费者的信任。这代表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分销体系的全新品牌崛起模式。

商业科技中文品牌复兴电商策略消费趋势拼多多市场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