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对话明略创始人吴明辉:怎样判断一个 AI 创业者还在牌桌上?
腾讯科技
09-27
11929 字 (约 48 分钟)
AI 评分: 92
⭐⭐⭐⭐⭐

文章深度访谈了明略科技创始人吴明辉,他以其北大数学系和 AI 交叉学科背景,展现了独特的技术理想主义,探讨了 AI 创业的本质、未来趋势及明略的战略转型。吴明辉强调 AI 创始人需亲自投入模型研发,并以“发论文”作为判断其是否仍“在牌桌上”的简单标准。他认为 DeepSeek 等开源大模型将推动企业全面转向“Agent”模式,极大地降低了 Agent 开发的门槛,使得企业能基于此构建专业技能服务。明略科技作为样本,从数据分析公司转型为专注于垂直领域专有模型,以“数据驱动的可信生产力”为核心定位。吴明辉主张“拿着锤子找钉子”的理想主义创新路径,认为伟大成功往往源于对技术潜力的信念而非预设场景。文章还讨论了数据作为 AI 时代护城河的重要性,以及 AI 对组织形态和生产关系的影响。明略正冲刺港股 IPO,旨在为持续的 AI 研发争取更多资源,以在细分赛道构建全球领先的专有模型能力。

商业科技中文AI创业AI战略大模型Agentic AI垂直领域AI
高通想抱紧小米,也想抱紧王兴兴
腾讯科技
09-26
3564 字 (约 15 分钟)
AI 评分: 89
⭐⭐⭐⭐

文章深入分析了高通在当前技术变革中的战略布局。面对激烈的 3nm 芯片竞争,高通发布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并与小米深化合作以巩固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同时,高通正积极推动从传统移动芯片业务向以端侧 AI 为核心的“新高通”转型,强调云端与边缘端协同发展,并通过探索与宇树科技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合作或潜在投资等方式拓展前沿领域。文章还指出,中国市场仍是高通营收的重要支柱,高通正努力通过多元化战略(汽车、IoT)和 AI 愿景,寻找新的增长引擎,以应对手机芯片业务增长放缓的挑战,并重新定义其在 AI 时代的品牌标签。

商业科技中文高通战略芯片竞争端侧AI具身智能智能手机
烧了 300 亿,但外卖巨头们都没赢
腾讯科技
09-26
4687 字 (约 19 分钟)
AI 评分: 88
⭐⭐⭐⭐

文章深入分析了近期外卖行业由美团、京东和淘宝三巨头主导的“补贴大战”。总计超过 300 亿元的投入并未产生明确赢家,反而导致各方利润大幅下滑,市场格局也未被彻底洗牌。文章指出,这场战争的本质是巨头们利用高频低价的外卖流量,争夺高利润的即时零售市场。京东为自卫反击美团闪购对其核心业务的侵蚀,淘宝则旨在通过外卖流量带动其 B2C 主业增长。然而,补贴战对中小商家造成巨大冲击,使其面临“订单翻倍、利润腰斩”的困境,最终引发市场监管介入。文章预测,烧钱时代结束后,行业竞争将从粗暴的流量抢夺,转向履约网络、物流效率和生态协同等深层能力。

商业科技中文市场竞争外卖行业即时零售补贴大战平台经济
五年高端路,小米从“意难平”到自成坐标
腾讯科技
09-29
4034 字 (约 17 分钟)
AI 评分: 85
⭐⭐⭐⭐

本文以虚构的 2025 年 9 月 25 日雷军年度演讲为引,详细阐述了小米在过去五年中实现高端化转型的历程。文章指出,小米从 2021 年小米 11 Ultra 的“意难平”到 2025 年小米 17 系列的成功,经历了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的战略转变,核心在于“五年千亿”的研发投入、重启芯片研发和押注造车等艰难决策。文章强调,小米的高端化并非依靠运气,而是凭借不容动摇的意志和体系化的方法论,实现了手机、汽车(SU7 Ultra)、家电等多领域的产品升级和品牌认知提升。最终,小米摆脱了价格战,在高端市场“自成坐标”,并向超高端和全球化方向迈进,成为“中国骄傲”的样本。

商业科技中文企业战略品牌升级高端化研发投入小米
没有更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