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
本期播客深入访谈了测测创始人任永亮,探讨了其公司从泛心理 APP 向 AI 驱动转型的战略路径。任永亮回顾了创业十余年,历经三次技术浪潮的心路历程,特别是 AI 的出现如何重燃了他对未来的热情。播客详细阐述了测测在 AI 时代的用户增长、数据积累优势,以及如何利用大模型技术(如通义)优化心理服务,实现“普惠心理服务”的愿景。核心亮点在于任永亮对具身智能和家庭陪伴机器人的大胆投入,尽管面临团队内部的反对和硬件开发的巨大挑战,他仍坚信这是“新的大陆”,并分享了对 AI 作为“所有工具的归宿”以及人类与 AI 关系的深刻哲学思考。整个访谈展现了科技创业者在技术变革面前的果敢、创新与对未来的敏锐洞察。
本期播客邀请前 OpenAI 科学家 Kenneth Stanley 和 Joel Lehman,围绕 GPT-5 的发布及其引发的争议展开深度对话。嘉宾们指出,尽管国内媒体对 GPT-5 寄予厚望,但外网对其性能进展未及预期且发布会存在乌龙的质疑声不断。他们认为,这或许预示着 AI 研究将重拾趣味,因为过去几年学术界在大模型追逐中变得“无聊”。两位科学家回顾了 OpenAI 从注重多元研究到聚焦大语言模型并走向商业化的历程,表达了对早期研究氛围的些许遗憾。他们强调了其著作《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中“无目标创新”的核心理念——即伟大的创新往往是不期而遇的,ChatGPT 的成功便是一个强有力印证。播客还讨论了 AI 领域过度依赖基准测试可能带来的欺骗性,呼吁回归对真正智能的追求,并展望了 AI 编码模型和科学超级智能的未来。最后,嘉宾们鼓励技术从业者追随好奇心,进行开放性探索,以期带来颠覆性创新。
本期播客深度访谈新氧创始人金星,回顾了公司从 2019 年纳斯达克上市前的资本宠儿,到上市后面临强监管、巨头竞争和疫情冲击等多重挑战,一度跌至退市边缘的艰难历程。金星坦诚剖析了股价暴跌对其个人及团队的巨大打击,以及作为创始人如何从低谷中调整心态,坚持信仰。面对线上平台模式的局限性,新氧战略性地从纯线上医美平台转型为深耕线下的“产业平台”,通过收购上游光电设备公司、构建虚拟连锁“新氧优享”中台能力,旨在打通医美全产业链,实现服务交付的普惠化。播客详细讨论了医美行业高营销成本、低利润率的痛点,以及新氧如何通过数字化和 AI 技术改造传统医美,追求“医美自由”的愿景,即让高品质医美服务更加可及、可负担。整个转型过程体现了谨慎而务实的商业策略,为其他面临类似困境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