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Blogs.dev 精选文章 第 57 期

大家好,欢迎阅读 BestBlogs.dev 第 57 期 AI 精选。

本周,开源大模型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通义和智谱相继发布旗舰模型,在推理、代码与智能体等多个维度刷新 SOTA 记录,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开源领域的强劲势头。与此同时,从视频到 3D 世界生成,多模态技术持续突破。在应用层面,AI 浏览器和各类开发工具正加速迭代,而行业领袖们则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 AI 的下一个时代:经验学习与人机共生。

🚀 模型与研究亮点

  • 🏆 通义千问在一周内连发三款开源模型,其 Qwen3 新推理模型不仅在多项测试中超越 OpenAI o4-mini ,还能展示详细的思考过程。
  • 🤖 智谱发布专为智能体设计的开源旗舰模型 GLM-4.5 ,在推理、代码和智能体综合能力上达到 SOTA,并大幅优化了 API 调用成本与速度。
  • 🎬 通义万相发布视频生成模型 Wan2.2 ,通过引入 MoE 架构和深度美学训练,旨在让每个像素都达到电影级质感。
  • 🌍 腾讯混元开源首个兼容传统 CG 管线的 3D 世界模型 HunyuanWorld-1.0 ,能够生成可漫游、可交互的沉浸式 3D 场景。
  • 🏛️ 一篇技术长文深入比较了 DeepSeek-V3Kimi K2 等八种现代 LLM 架构,系统性解析了多头潜在注意力、混合专家等前沿技术。
  • 🗣️ 一期播客逐段讲解了 Kimi K2 的技术报告,并对照 ChatGPT Agent 等竞品,强调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稳定 Agent 产品的系统工程挑战。

🛠️ 开发与工具精粹

  • ✍️ 如何告别意大利面条式的系统提示词?一篇文章提出用系统架构思维,从核心定义、交互接口等四个层次,结构化地设计提示词。
  • 🖼️ Vercel 发布 AI SDK 5 ,通过重新设计的聊天体验和强大的智能体循环控制功能,简化了复杂 AI 应用的开发。
  • 👨‍💻 AI 代码编辑器 Cursor 的技术揭秘,深入介绍了其如何通过超低延迟推理、代码库索引和持久化知识功能,实现高效的 AI 辅助编程。
  • 💻 开源代码智能体 Cline 采用计划与执行范式,并通过智能体搜索等先进的语境工程实践,在 AI 编程领域脱颖而出。
  • 🧩 字节跳动正式开源其 AI Agent 开发平台扣子 ,通过一站式可视化工具,旨在大幅降低 AI Agent 的开发与部署门槛。
  • 📖 Anthropic 团队分享了他们如何玩转 Claude Code ,展示了其在代码调试、快速原型开发乃至赋能非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 产品与设计洞见

  • 🌐 微软为 Edge 浏览器推出 Copilot 模式,通过跨标签页的情境感知能力,将浏览器从显示工具转变为能主动执行任务的 AI 助手。
  • 🎨 一份超详细的教程,指导用户如何玩转通义万相 Wan2.2 ,内容覆盖从基础提示词公式到影视级美学控制的丰富技巧。
  • 📸 火山引擎发布豆包·图像编辑模型 3.0 ,实现了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精准 P 图,同时其 AI Agent 开发平台扣子 也正式开源。
  • 🚀 一位独立开发者在四年内开发 40 多款 AI 应用,他强调了极致的快速迭代与极简的应用架构是验证 MVP 的关键。
  • 🌊 大模型应用正走向深水区,阿里云副总裁安筱鹏提出了四大风向标:高价值数据 Token 化、基于强化学习的后训练、多 Agent 协同网络以及从工具到决策的跃升。
  • 🎯 前 NotebookLM 团队成员分享 AI 产品心法,指出打造伟大产品的核心在于创造者自身的个人清晰度,并强调信任是氧气,克制是新的创新放大器。

📰 资讯与报告前瞻

  •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 院士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指出,中国基础模型已足够强大,当前最大的挑战是摆脱应用思维定式,创造全新的价值场景。
  • 🧠 强化学习奠基人 Rich Sutton 提出,AI 正从依赖静态数据的“数据时代”迈向通过与世界互动学习的“经验时代”,这是通向超人智能的关键路径。
  • 📈 2025 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落幕,一篇总结文章指出了开源进入中国时间、芯模一体、AI Agent 成为新风口等十大核心趋势。
  • 🌉 一场与 Fusion Fund 创始合伙人张璐的对谈,盘点了上半年硅谷的科技大事件,内容涵盖巨头的人才争夺、AI Agent 的崛起以及 VC 模式的转型。
  • 💡 Prompt 布道师李继刚认为,AI 是一面镜子,个人记录将成为重要的数据资产,而 AI 产品的核心正从提升效率转向与用户建立信任关系。
  • 🇺🇸 一份新闻通讯深入分析了中美 AI 竞争的最新格局,并详细介绍了特朗普政府旨在促进开源和加强全球竞争力的新 AI 行动方案。

希望本期的精选内容能为您带来启发。我们下周再见!

1

开源 Qwen 一周连刷三冠,暴击闭源模型!基础模型推理编程均 SOTA

量子位qbitai.com07-261952 字 (约 8 分钟)AI 评分: 93 🌟🌟🌟🌟🌟
开源 Qwen 一周连刷三冠,暴击闭源模型!基础模型推理编程均 SOTA

文章报道了通义千问(Qwen)在短短一周内连续开源三款重磅模型:Qwen3-235B-A22B-Thinking-2507(推理模型)、Qwen3-235B-A22B-Instruct-2507(基础模型)和 Qwen3-Coder(编程模型)。这些模型在各自领域均取得了全球开源 SOTA 的成绩,其中 Qwen3 新推理模型(思考版)不仅在逻辑推理、数学、科学和编码任务上性能显著提升,支持 256K 原生上下文,并在“人类最后的考试”中超越 OpenAI o4-mini,还通过展示详细的“思考过程”来解决复杂问题,突显其创新优势。Qwen3-Coder 在 LiveCodeBench 和 CFEval 等编程基准测试中甚至超越了 Gemini-2.5 Pro 等闭源模型。文章强调了中国在开源大模型领域的快速崛起和领先地位,指出阿里通义大模型已成为全球第一开源模型家族。

2

GLM-4.5 发布:面向推理、代码与智能体的开源 SOTA 模型

智谱mp.weixin.qq.com07-281678 字 (约 7 分钟)AI 评分: 94 🌟🌟🌟🌟🌟
GLM-4.5 发布:面向推理、代码与智能体的开源 SOTA 模型

文章详细介绍了智谱最新发布的开源旗舰模型 GLM-4.5 系列,该系列模型(包括 GLM-4.5 和 GLM-4.5-Air)专为智能体应用设计,采用混合专家(MoE)架构。文章强调 GLM-4.5 在推理、代码和智能体综合能力上达到了开源模型中的 SOTA 水平,并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尤其在真实代码智能体的人工对比评测中显示出国内最佳性能。此外,模型在参数效率、API 调用成本和生成速度方面也实现了显著优化,提供了低至 0.8 元/百万 tokens 的输入价格和高达 100 tokens/秒的生成速度。文章还展示了 GLM-4.5 在全栈开发、Artifacts 生成和 PPT 制作等真实场景中的应用效果,并提供了 API、开源仓库和在线体验地址,方便开发者和用户进行测试与集成。

3

Wan2.2 开源:让每个像素都懂电影美学

通义大模型mp.weixin.qq.com07-281720 字 (约 7 分钟)AI 评分: 93 🌟🌟🌟🌟🌟
Wan2.2 开源:让每个像素都懂电影美学

文章详细介绍了通义大模型最新发布的 Wan2.2 视频生成模型。该模型在技术上引入了 MoE(混合专家)架构,通过高噪和低噪专家模型协同去噪,显著提升了视频生成质量和真实感。在艺术表现力方面,Wan2.2 通过扩充数据规模和专业美学深度训练,将电影工业的光影、构图、色彩等美学法则编码进模型,实现了电影级的视觉控制和精细的风格表现。此外,模型还通过全新的 VAE 架构,推出了 5B 轻量版,大幅减少显存占用,使得消费级显卡也能流畅运行,极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文章同时强调了 Wan2.2 在语义遵循、内容一致性和动态控制方面的提升,并结合“万能盒子”和“项目集”等 Web 功能,提供了便捷的创作体验,旨在让更多创作者轻松实现电影级视频创作。

4

HF 热榜趋势第一,超百万人围观,混元 3D 世界模型这份技术报告推荐给你

腾讯混元mp.weixin.qq.com07-313789 字 (约 16 分钟)AI 评分: 93 🌟🌟🌟🌟🌟
HF 热榜趋势第一,超百万人围观,混元 3D 世界模型这份技术报告推荐给你

文章详细介绍了腾讯混元最新发布的 HunyuanWorld-1.0 3D 世界模型,该模型是首个开源且兼容传统 CG 管线的可漫游世界生成模型。它融合了视频驱动和三维驱动方法的优势,能够依据文本或图像输入生成沉浸式、可探索、可交互的 3D 场景。技术亮点包括 360°沉浸体验、工业级兼容性(支持导出标准 3D 网格格式)和原子级交互(物体可分离)。模型核心技术框架包含全景世界代理生成、基于语义的世界分层与分层世界重建,并针对全景图生成中的挑战提出了高程感知增强和环形去噪策略。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长距离、世界一致的漫游拓展技术,并通过 VR、游戏开发、物体编辑和物理仿真等应用场景展示了该模型的巨大潜力。

5

从 DeepSeek-V3 到 Kimi K2:八种现代 LLM 架构大比较

Datawhalemp.weixin.qq.com07-252926 字 (约 12 分钟)AI 评分: 94 🌟🌟🌟🌟🌟
从 DeepSeek-V3 到 Kimi K2:八种现代 LLM 架构大比较

本文对八种现代 LLM 架构进行了深入比较,包括 DeepSeek V3/R1、OLMo 2、Gemma 3、Mistral Small 3.1、Llama 4、Qwen3、SmolLM3 和 Kimi K2。文章指出,尽管 LLM 核心架构仍基于 Transformer,但通过引入多头潜在注意力(MLA)、混合专家(MoE)、后归一化(Post-Norm)、QK-Norm、滑动窗口注意力以及无位置嵌入(NoPE)等创新技术,显著提升了模型的计算效率、训练稳定性、内存管理和长序列处理能力。例如,DeepSeek V3 和 Kimi K2 利用 MLA 和 MoE 优化效率,OLMo 2 和 Gemma 3 通过归一化策略提升训练稳定性,SmolLM3 则探索无位置嵌入以增强长度泛化能力。文章通过图示和代码片段辅助理解,为读者提供了当前 LLM 架构演进的全面视角。

6

110. 逐段讲解 Kimi K2 报告并对照 ChatGPT Agent、Qwen3-Coder 等:“系统工程的力量”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xiaoyuzhoufm.com07-301688 字 (约 7 分钟)AI 评分: 94 🌟🌟🌟🌟🌟
110. 逐段讲解 Kimi K2 报告并对照 ChatGPT Agent、Qwen3-Coder 等:“系统工程的力量”

本期播客深入探讨了大型语言模型(LLM)驱动的 AI 智能体(Agent)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复杂性与挑战。嘉宾首先对 Agent 进行了清晰定义和分类,包括 Coding Agent、Search Agent、Tool-Use Agent 和 Computer Use Agent,并阐述了其感知与行动的核心能力。对话对比了 In-Context Learning 和端到端训练两种主流技术路线的优劣,指出即使拥有强大的基础模型,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稳定、高质量的 Agent 产品仍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播客重点剖析了 Agent 训练的关键环节,包括大规模高质量数据合成(如知识重写、MCP 工具生成、用户模拟等)和强化学习(RL)范式(如奖励设计、任务难度控制、复杂指令遵循等)。同时,深入讨论了 Agent 安全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与物理世界交互时可能产生的不可逆影响,强调了建立安全机制和人机协作的必要性。节目还具体分析了 Kimi K2、ChatGPT Agent、Qwen3-Coder 等最新技术报告的核心贡献和特点,例如 Kimi K2 在数据生成管道和通用 RL 框架上的创新,以及 ChatGPT Agent 在统一浏览和深度搜索能力上的进展。最后,展望了 AI Agent 在实现自我提升、成为新数据引擎以及与人类形成共生网络方面的未来潜力,强调了工程能力在推动 AI 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7

用系统架构思维,告别“意大利面条式”系统提示词

阿里云开发者mp.weixin.qq.com07-2929210 字 (约 117 分钟)AI 评分: 94 🌟🌟🌟🌟🌟

文章深入剖析了当前大语言模型(LLM)系统提示词面临的“意大利面条式代码”困境,即规则无序堆砌导致的“规则打架”、难以维护和核心价值稀释等工程问题。作者犀利指出,看似“神级”的提示词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技术债。为解决此问题,文章提出引入“系统架构思维”,将提示词本质上视为一个“虚拟智能系统”的蓝图。文章详细阐述了由“核心定义”、“交互接口”、“内部处理”和“全局约束”组成的四层架构模型,为提示词设计提供了清晰、结构化的框架。此外,文章还总结了六大“编译原则”,指导如何将这份严谨的架构蓝图有效地转化为 LLM 能够理解并稳定执行的提示词文本,从而将提示词工程从“手工艺”提升为“软件工程”,实现从“规则的管理者”到“智能系统的设计师”的根本性转变。

8

AI SDK 5 - Vercel

Vercel Newsvercel.com07-313924 字 (约 16 分钟)AI 评分: 93 🌟🌟🌟🌟🌟
AI SDK 5 - Vercel

Vercel 的 AI SDK 5 是一个领先的 TypeScript/JavaScript AI 应用开源工具包。本次更新专注于开发者体验和高级 AI 功能。主要创新包括完全重新设计的聊天体验,具有显式的 UIMessage (UI 消息) 和 ModelMessage (模型消息) 类型,支持直接持久化和可定制的类型安全数据部分与工具调用。此外,它还引入了强大的 Agentic AI 循环控制原语,例如用于定义终止条件的 stopWhen 和用于动态步骤调整的 prepareStep,以及一个 Agent 抽象。该 SDK 现在为 Vue、Svelte 和 Angular 提供完整的功能对等性,利用 SSE 进行强大的流式传输,并具有用于灵活传输和解耦状态管理的模块化架构。这些更新旨在简化复杂、类型安全和可靠的全栈 AI 应用的开发。

9

Cursor:AI 代码补全背后的技术揭秘

ByteByteGo Newsletterblog.bytebytego.com07-292289 字 (约 10 分钟)AI 评分: 94 🌟🌟🌟🌟🌟
Cursor:AI 代码补全背后的技术揭秘

本文深入探讨了 Cursor,这是一款 AI 驱动的代码编辑器,基于 VS Code 构建,由于其无缝集成了先进的 AI 模型而迅速普及。文章阐述了 Cursor 的核心功能,如 AI 代码自动完成、强大的 AI 聊天助手、内联编辑模式和 BugBot 代码审查工具,是如何为高性能和用户隐私而设计的。本文深入研究了这些功能背后的技术机制,包括用于自动完成的超低延迟推理、通过代码库索引和语义搜索实现的项目全局理解,以及独特的持久化知识功能(规则和记忆)。此外,它还概述了 Cursor 复杂的云基础设施,详细说明了 AWS、Azure、GCP、OpenAI、Anthropic 等各种提供商以及 Turbopuffer 等用于向量嵌入的专用服务的作用,所有这些都旨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同时优先考虑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

10

Cline:开源代码智能体 — Saoud Rizwan 和 Nik Pash

Latent Spacelatent.space07-3116220 字 (约 65 分钟)AI 评分: 94 🌟🌟🌟🌟🌟
Cline:开源代码智能体 — Saoud Rizwan 和 Nik Pash

本文介绍了对 Cline 创始人 Saoud Rizwan 和 Nik Pash 的采访。Cline 是一款开源 AI 编码智能体,以 VS Code 扩展形式发布,最近完成了 3200 万美元的融资轮。Cline 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计划与执行”范式,AI 会先制定全面的计划,然后再执行任务,超越了简单的顺序聊天模式,从而在竞争激烈的 AI 编码领域脱颖而出。其关键技术创新是将传统的 RAG(检索增强生成)代码库索引方式转变为“智能体搜索”,这得益于先进的“语境工程”实践,包括动态上下文管理、基于 AST 的分析以实现精确的代码提取、跨任务维护叙述完整性以及为持久知识开发记忆库。讨论还强调了 Cline 通过“MCP”(模块化代码提供器)实现的模块化架构,从而可以与文件系统、浏览器、Git 和第三方服务等各种工具进行无缝集成。令人惊讶的是,MCP 已经扩展了 Cline 的应用范围,使其能够被非技术用户用于工作流自动化,例如社交媒体内容生成和演示文稿创建。创始人解释了他们选择构建 VS Code 扩展而不是直接 fork 的战略决策,理由是这样做在分发、降低用户上手门槛和维护方面具有优势。采访最后强调,Cline 致力于推动智能体编程范式成为未来趋势,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简化复杂的开发任务。

11

扣子开源,三天揽获 1.5W GitHub Star

字节跳动技术团队mp.weixin.qq.com07-311310 字 (约 6 分钟)AI 评分: 92 🌟🌟🌟🌟🌟
扣子开源,三天揽获 1.5W GitHub Star

文章宣布字节跳动将其 AI Agent 开发平台“扣子”(Coze Studio 和 Coze Loop)正式开源,并在三天内迅速获得超过 1.7 万 GitHub Star。Coze Studio 是一个一站式 AI Agent 可视化开发工具,包含完整的工作流引擎、插件核心框架和开箱即用的开发环境,简化了 Agent 的创建与部署。Coze Loop 则聚焦 Agent 全生命周期调优,提供 Prompt 开发、多维度评测及全链路可观测性功能。文章强调开源旨在降低 AI Agent 应用开发门槛,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同构建生态,并采用了商业友好的 Apache 2.0 开源协议。

12

Anthropic 团队如何玩转 Claude Code

宝玉的分享baoyu.io07-2510602 字 (约 43 分钟)AI 评分: 93 🌟🌟🌟🌟🌟
Anthropic 团队如何玩转 Claude Code

文章详细剖析了 Anthropic 内部多个团队(包括数据基础设施、产品开发、安全工程、推理、数据科学、产品工程、增长营销、产品设计和法务)如何高效利用 AI 工具 Claude Code。它展示了 Claude Code 在代码调试、基础设施管理、新员工培训、自动化测试、快速原型开发、非技术工作流自动化(如财务数据处理、广告创意生成、法律文档处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通过具体的案例,文章揭示了 Claude Code 如何弥补技能鸿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缩短项目周期,并赋能非技术人员参与到传统上需要编程技能的任务中。同时,每个团队也分享了使用 Claude Code 的最佳实践和技巧,为其他组织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3

刚刚,微软推出 AI 浏览器,上网从此不一样了

量子位qbitai.com07-291543 字 (约 7 分钟)AI 评分: 94 🌟🌟🌟🌟🌟
刚刚,微软推出 AI 浏览器,上网从此不一样了

文章详细报道了微软 Edge 浏览器推出的“Copilot 模式”,该模式将浏览器深度集成 AI 能力,使其从显示工具转变为能主动执行任务的 AI 助手。核心功能在于其跨标签页情境感知能力,能同时读取、分析所有打开的标签页,进行复杂总结和比较。文章介绍了 AI 浏览器如何通过统一输入框实现智能导航、信息提取、标签分组等功能,并提及了未来将推出的“主题式旅程”及自动执行预订、购物等任务。同时,文章也讨论了用户隐私和授权机制,以及微软在浏览器 AI 化竞争中的策略,将其与 Google Chrome 和新兴 AI 浏览器进行对比。最后,文章探讨了 AI 浏览器可能带来的商业模式变化,预示着浏览器可能从免费转向订阅服务,并强调了上网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14

超详细提示词教程|玩转 Wan2.2

通义大模型mp.weixin.qq.com07-2876278 字 (约 306 分钟)AI 评分: 92 🌟🌟🌟🌟🌟
超详细提示词教程|玩转 Wan2.2

本文为用户提供了通义万相 Wan2.2 文生视频模型的超详细提示词教程。文章首先介绍了基础、进阶及图生视频三种核心提示词公式,指导用户如何通过主体、场景、运动、美学控制和风格化等要素构建有效提示词。随后,文章深入剖析了影视级美学控制,包括光源、光线、时间段、景别、构图、镜头焦段与类型、人物情绪以及运动和基础运镜等多个维度,并为每个维度提供了丰富的提示词示例和对应的生成视频效果。旨在帮助用户提升 AI 视频生成质量,实现更精准的视觉效果和故事表达。

15

豆包最强 AI 修图模型来了!动嘴就能精准 P 图,扣子开源版上线,还搞定同声传译

智东西mp.weixin.qq.com07-307223 字 (约 29 分钟)AI 评分: 93 🌟🌟🌟🌟🌟
豆包最强 AI 修图模型来了!动嘴就能精准 P 图,扣子开源版上线,还搞定同声传译

本文详细报道了火山引擎近期举行的一场 AI 新品发布会,集中展示了其在 AI 领域的一系列最新发布与升级。核心亮点包括:全新的豆包·图像编辑模型 3.0 (SeedEdit 3.0) ,实现了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精准图像编辑,大幅提升创作效率;豆包·同声传译模型 2.0 (Seed-LiveInterpret 2.0) ,将同传延迟降至 2-3 秒并支持 0 样本声音复刻,极大优化跨语言沟通体验。此外,扣子 AI Agent 开发平台 的核心功能(Coze Studio 和 Coze Loop)正式开源,降低了 AI Agent 的开发门槛。文章还介绍了豆包大模型 1.6 系列 的能力升级,特别是极速版 Flash 模型在成本和性能上的优势。为进一步支持企业 AI 应用开发,火山引擎推出了企业自有模型托管方案 、支持多模态 Agent 高效开发的Responses API ,以及升级版的PromptPilot 提示词调试工具。最后,HiAgent 2.0 作为一站式智能体工作台,旨在帮助企业构建和管理“数字员工”,支持混合开发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火山引擎 AI 产品在各行业的落地成效。

16

一个人,40 款应用、百万级用户,验证 MVP 这事,没那么复杂

Founder Parkmp.weixin.qq.com07-304553 字 (约 19 分钟)AI 评分: 93 🌟🌟🌟🌟🌟
一个人,40 款应用、百万级用户,验证 MVP 这事,没那么复杂

本文深入剖析了独立开发者 Hassan El Mghari 在四年内开发 40 多款 AI 应用,并成功打造多款百万级用户产品的实践经验。Hassan 指出当前 AI 开发者普遍存在发布速度过慢的问题,并强调了极致快速迭代的重要性:即在 1-2 周内将产品完成度推至 90%并快速上线,再依据真实市场反馈进行持续优化。文章详细介绍了其极简且低成本的应用架构(核心功能仅需一两次 AI 模型 API 调用),这极大加速了 MVP 的验证过程,以及从社交媒体发掘产品需求、从构思到发布的七步完整流程。Hassan 还分享了其常用的技术栈(Next.js, Together AI, Neon 等),并为开发者提供了多项实用建议,包括构思简单且令人兴奋的想法、高度重视用户界面设计、保持应用简洁性、及时采用最新 AI 模型、尽早发布并持续迭代、坚持免费与开源,以及有意识地设计产品分享机制。核心理念在于“多做、持续做”,通过大量实践提升产品成功率和开发眼光。

17

安筱鹏:大模型应用走向“深水区”的四个风向标

阿里研究院mp.weixin.qq.com07-305231 字 (约 21 分钟)AI 评分: 92 🌟🌟🌟🌟🌟
安筱鹏:大模型应用走向“深水区”的四个风向标

本文由阿里云智能副总裁安筱鹏基于其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演讲内容整理,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应用如何从通用能力展示转向产业纵深,并提出了衡量 AI 是否进入高价值“深水区”的四个核心风向标:高价值领域数据的 Token 化、基于强化学习的后训练构建企业专属模型、构建多 Agent 协同网络形成数据飞轮,以及功能实现从“工具”到“决策”的跃升。文章进一步将大模型应用分为 L1-L4 四个阶段,从基础模型的工具助理到结合强化学习的智能决策,层层递进。通过 Palantir、夸克高考志愿、电力负载调度和 Cursor 编程助手等多个典型案例,文章具体展示了这些风向标和阶段如何在实际企业应用中创造确定性的高价值,强调了 AI 从辅助性工具向核心决策引擎转化的重要性,为企业在大模型时代实现高增长提供了战略性指引。

18

#192. 前 NotebookLM 团队:万物皆丑陋,不如去创造美好

跨国串门儿计划xiaoyuzhoufm.com08-011614 字 (约 7 分钟)AI 评分: 92 🌟🌟🌟🌟🌟
#192. 前 NotebookLM 团队:万物皆丑陋,不如去创造美好

本期播客克隆并翻译了谷歌产品经理 Raza Martin 关于 AI 产品设计的深度演讲。Martin 指出,在 AI 正在模糊产品、设计和工程界限的当下,打造真正伟大的 AI 产品,其核心在于产品创造者自身的“个人清晰度”,即对愿景、目标和品味的明确认知。他强调,产品开发应始终从用户需要完成的“任务”出发,而非从炫酷的“界面”或技术本身开始,警惕“AI 演示病”。Martin 提出,“信任是氧气”,产品必须优先将确定性的基础功能做到极致,以建立用户信任,因为初次体验往往决定用户去留。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步创造惊喜。此外,他力主“克制”是 AI 时代新的创新放大器,反对将模型所有能力堆砌成“厨房水槽”式的大杂烩产品,认为专注将一件事做到卓越才能真正带来惊喜。Martin 通过 NotebookLM 的开发经验,强调了个人清晰度、目标专注、信任建立、创造惊喜及审慎判断的重要性,为产品经理、工程师、设计师和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19

信息量很大:2025.7.28 王坚院士接受彭博社采访实录

Datawhalemp.weixin.qq.com07-294836 字 (约 20 分钟)AI 评分: 93 🌟🌟🌟🌟🌟
信息量很大:2025.7.28 王坚院士接受彭博社采访实录

本文是彭博社对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的专访实录。王坚院士深入探讨了 AI 技术对人类思维和做事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指出算力提升如同交通工具变革,将彻底改变问题解决方式。他认为 AI、AGI、ASI 之间没有本质区别,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在 AI 发展方面,王坚强调中国基础模型已足够强大,当前最大的挑战并非算力,而是能否摆脱 ChatGPT 的应用思维定式,创造出全新、有价值的应用场景。他还分享了中国市场作为新技术试验场的重要性,以及在创新业务早期阶段,找到“合适的人”远比高薪挖角“最贵的人”更为关键的洞见。

20

Rich Sutton 最新 WAIC 演讲:从数据时代到经验时代的 AI

AI科技评论mp.weixin.qq.com07-278070 字 (约 33 分钟)AI 评分: 92 🌟🌟🌟🌟🌟
Rich Sutton 最新 WAIC 演讲:从数据时代到经验时代的 AI

文章整理了强化学习奠基人 Rich Sutton 在 WAIC 2025 上的主旨演讲。Sutton 教授指出,当前 AI,特别是大语言模型,过度依赖有限的人类静态数据,已接近“数据时代”的极限,难以发现新知。他提出 AI 应转向“经验时代”,即通过智能体与世界的第一人称互动来生成动态、定制化的数据,这种学习方式更接近生命的本质,也是通向超越人类智能的关键路径,如 AlphaGo 的成功所示。尽管现有深度规划算法仍需提升持续学习和元学习能力,但这一转变是必然趋势。Sutton 教授还从政治角度探讨了 AI 的发展,强调去中心化合作是社会繁荣的源泉,呼吁警惕基于恐惧的中心化控制 AI 的论调。最后,他从非人类中心视角审视 AI,提出宇宙经历了粒子、恒星、复制者时代,正迈向由人类作为“催化剂”推动的“设计时代”,即设计能创造事物的事物,这构成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宏伟使命。文章整体展现了对 AI 未来发展深刻的洞察和哲学思考。

21

我在 WAIC 上看到的十大趋势

量子位qbitai.com07-306500 字 (约 26 分钟)AI 评分: 93 🌟🌟🌟🌟🌟
我在 WAIC 上看到的十大趋势

本文详尽总结了 2025 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观察到的十大核心 AI 趋势。首先,DeepSeek 的崛起重塑了中国 AI 界对 AGI 的信念,促使本土企业将目光投向 AGI 本身。其次,基础大模型正从单一追求 SOTA 转向综合考量推理能力、多模态融合及成本效益。文章强调开源大模型已进入“中国时间”,成为国内大模型的普遍选择。同时,国产芯片与大模型深度融合,形成“芯模一体、软硬协同”的闭环生态。AI 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垂直行业大模型虽不“性感”但直接贡献生产力。AI 创新已进入 ToC 阶段,AI Agent 成为新风口,汽车、耳机和眼镜成为首批商业化 AI 终端。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竞争白热化,技术趋向人形和 VLA/世界模型共识。非 Transformer 架构正从学术研究走向产业应用。最后,文章指出中国与硅谷的 AI 差距已缩短至 6 个月,中国拥有宝贵的后发优势和人才资源。

22

年中盘点 2025 硅谷科技大事件 | 对谈 Fusion Fund 张璐:社区驱动创新,人才争夺,VC 转型,美股 IPO 形势

十字路口Crossingxiaoyuzhoufm.com07-271900 字 (约 8 分钟)AI 评分: 92 🌟🌟🌟🌟🌟
年中盘点 2025 硅谷科技大事件 | 对谈 Fusion Fund 张璐:社区驱动创新,人才争夺,VC 转型,美股 IPO 形势

本期播客邀请 Fusion Fund 创始合伙人张璐,对 2024 年上半年硅谷科技圈的重大事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节目首先强调了 AI 创新生态的极度活跃和快速迭代,特别是 DeepSeek 等开源模型的发布如何重塑行业共识,以及英伟达 GTC 大会展示的 AI 生态协同机遇。接着,以 Windsurf 收购案为切入点,剖析了 Meta、Google、苹果、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在 AI 领域的人才争夺、战略布局、投入策略及面临的挑战,揭示了它们为压缩迭代周期而“买时间”的焦虑。播客还重点讨论了 AI Agent 作为下一代通用平台的崛起,及其在处理复杂任务和自主决策中的核心作用,并以 Salesforce 为例探讨了其在企业级应用中的实践。最后,节目深入探讨了 AI 发展对硅谷创投生态带来的深刻变革,包括大规模人才收购对 VC 回报模式的冲击,以及 AI 在医疗、工业自动化和太空产业等垂直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展望了 AI 引领的“大航海时代”及其对社会生产力的深远影响。

23

Vol.65|对话 Prompt 布道师李继刚:AI 是一面镜子,照见人类最后的价值

开始连接LinkStartxiaoyuzhoufm.com07-301003 字 (约 5 分钟)AI 评分: 92 🌟🌟🌟🌟🌟
Vol.65|对话 Prompt 布道师李继刚:AI 是一面镜子,照见人类最后的价值

本期播客邀请“Prompt 布道师”李继刚,与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共同探讨了在大模型浪潮下,人工智能(AI)如何从传统工具转变为具有主体性的智能存在,进而重塑人与 AI 之间的关系。对话深入剖析了 AI Native 产品范式的转变,强调 AI 产品设计应从以人为中心转向以 AI 为核心,拥抱多模态输入和“认知让渡”,让 AI 作为智能中枢在开放世界中解决问题。嘉宾提出了将个人记录视为“数据资产”的重要性,认为这些数据在 AI 的“镜子”作用下能持续产生价值,并作为 AI 建立用户忠诚度的关键“记忆”。播客还探讨了 AI 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指出价值创造将从单纯的效率提升转向深度理解用户、建立信任关系。最后,节目回归哲学层面,反思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未来社会,人类的价值将更多体现在情感、创造和人际关系上,并建议个人应培养好奇心、提出好问题,学习与 AI 共舞,以适应并引领这场范式变革。

24

中美 AI 竞争,Qwen3 进展,特朗普 AI 政策,及更多

deeplearning.aideeplearning.ai07-303548 字 (约 15 分钟)AI 评分: 92 🌟🌟🌟🌟🌟
中美 AI 竞争,Qwen3 进展,特朗普 AI 政策,及更多

本期 The Batch 新闻通讯深入分析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的格局,强调了中国在开放权重 AI 模型生态系统和半导体开发方面的显著势头,对美国的主导地位构成了挑战。文章强调,人工智能的进步是持续的,而非单一的通用人工智能终点。随后,文章详细介绍了特朗普政府新的“美国人工智能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促进开源人工智能、加速数据中心建设和促进技术出口来刺激创新、建设基础设施和加强全球竞争力。这项政策与前任政府关注风险缓解的重点形成对比。最后,文章介绍了阿里巴巴新的 Qwen3 大型语言模型(Instruct、Thinking 和 Coder 变体),展示了它们在智能代理行为和编码任务中的强大性能,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开源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