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Blogs.dev 精选文章 第 53 期

大家好,欢迎阅读 BestBlogs.dev 第 53 期 AI 精选。

本周,Google 密集发布了从端侧多模态到文生图、文生视频的一系列新模型与工具。同时,国内厂商在模型技术上持续精进,而行业领袖的深度访谈则不约而同地聚焦于 AI 未来的风险、产品哲学与创业方法论。技术发布与战略思考构成了本周的核心脉络。

🚀 模型与研究亮点:

  • 📱 GoogleGemma 3n 在设备端 AI 实现重大突破,支持图像、音视频等多模态输入,为边缘计算树立了新标杆。
  • 🎨 Google 最新的文生图模型 Imagen 4 现已开放使用,其在生成图像中的文本渲染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
  • 🎬 近乎电影品质的文生视频模型 Veo 3 同样在 Vertex AI 开放公开预览,能够端到端生成含同步音频的视频内容。
  • 📄 技术报告深入解读 MiniMax-M1 ,揭示其混合专家 (MoE) 与线性注意力结合的创新架构,并原生支持 1M 超长上下文。
  • 🧠 字节跳动发布 Seed1.6 系列模型,通过创新的自适应思考链 (Adaptive CoT) 技术,显著提升了模型的复杂推理与泛化能力。
  • 🦾 一份强化学习入门指南,详细拆解了从 RLHF 到 GRPO 算法的演进,并提供了使用开源库的实践方法。

🛠️ 开发与工具精粹:

  • 💻 Google 发布免费开源的 Gemini CLI 工具,为开发者带来了强大的终端 AI 助手,并提供百万级的免费上下文窗口。
  • ✍️ 一份详尽的程序员提示工程实战手册发布,通过大量实例和模板,系统性地指导开发者为各类编程场景编写高效提示。
  • 🔗 LangChain 博客阐述了上下文工程的兴起,并将其定义为构建可靠智能体系统的关键技能,超越了传统提示工程的范畴。
  • 🤝 Dify 平台发布详尽教程,详解如何利用模型上下文协议 (MCP) 标准化工具调用,轻松连接各类服务并构建强大 AI 应用。
  • 🚀 万字长文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优雅地开发复杂 AI Agent,内容覆盖从思考框架到 Eino 等专用开发框架的实践。
  • 📝 深度分享 AI 编程助手 Cursor 的实践经验,揭示如何结合有效的 Rules 与标准 Prompt,显著提升团队的研发效率。

💡 产品与设计洞见:

  • ⚡️ a16z 最新发文提出,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势能 (Momentum) 正在成为 AI 产品新的核心护城河,并分享了六种创新营销策略。
  • 📈 ICONIQ 2025 B2B SaaS 报告揭示,AI 原生公司在试用转化率等关键市场指标上,正显著超越传统 SaaS 公司。
  • 👨‍💻 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以一人之力,在两天内开发出 AI 协作平台原型,生动展示了 AI 时代的 Founder Mode。
  • 🐴 AI 编程领域的新工具 Amp 快速崛起,其“少即是多”的产品哲学与创新的子代理功能,预示着 Agentic Coding 的新范式。
  • 🧪 探索 Google Labs 中五个颇具创意的 AI 实验应用,它们展示了 AI 如何以更有趣、更实用的方式融入生活与工作。
  • ➕ 一篇万字长文深度解读智能+概念,系统阐述企业应“加什么”以及“怎么加”,以驱动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 资讯与报告前瞻:

  • 💬 OpenAI 总裁 Greg Brockman 畅谈 AI 下一个十年,坦诚面对能源瓶颈与数据墙等挑战,并分享了 OpenAI 的产品哲学。
  • 🧑‍🏫 AI 教父 Geoffrey Hinton 再次发出严肃警告,深入剖析超级智能可能带来的生存风险与颠覆性的社会冲击。
  • 🚀 Sam Altman 为 AI 时代的创始人带来七堂课,建议创业者以迭代速度取胜,并看重候选人的成长潜力而非静态履历。
  • 🤖 行业新洞察指出,AI 产品的核心已从“造工具”转向与用户建立“新关系”,强调 AI 的情感连接与陪伴能力。
  • 🗣️ 罗永浩宣布投身 AI 创业,将聚焦效率工具等垂直场景,并计划利用个人影响力扶持年轻的科技创业者。
  • 💰 真格基金合伙人刘元分享 AI 时代的投资心得,揭示了顶尖 VC 如何从关注履历转向识别那些具备原生热情与长期主义的创业者。

希望本期的精选内容能为您带来启发。我们下周再见!

1

Gemma 3n 开发者指南:全新发布

Google Developers Blogdevelopers.googleblog.com06-261668 字 (约 7 分钟)AI 评分: 93 🌟🌟🌟🌟🌟
Gemma 3n 开发者指南:全新发布

谷歌 Gemma 3n 实现了设备端 AI 的重大突破,支持图像、音频、视频和文本的多模态输入,提供两种内存高效版本(E2B 和 E4B)。该模型通过 MatFormer 架构达成灵活推理能力,分层嵌入(Per-Layer Embeddings, PLE)提升内存效率,KV 缓存共享加速处理,并配备先进的 MobileNet-V5 视觉编码器和 USM 音频编码器。E4B 版本在 LMArena 基准测试中得分超过 1300,支持 140 种语言,为边缘设备(边缘计算 AI)树立新标杆。谷歌通过丰富的工具集成与开发者社区合作,并启动奖金 15 万美元的 Gemma 3n 影响力挑战赛以激励创新应用。

2

Imagen 4 现已在 Gemini API 和 Google AI Studio 中提供

Google Developers Blogdevelopers.googleblog.com06-24450 字 (约 2 分钟)AI 评分: 92 🌟🌟🌟🌟🌟
Imagen 4 现已在 Gemini API 和 Google AI Studio 中提供

本文宣布发布 Google 最新的文本到图像模型 Imagen 4 和更高精度的 Imagen 4 Ultra。目前可通过 Gemini API 付费预览以及在 Google AI Studio 中进行有限的免费测试。Imagen 4 的定价为每张输出图像 0.04 美元,Imagen 4 Ultra 为 0.06 美元。这些模型代表了文本到图像生成质量方面的重大进步,特别是与先前的模型相比,显著改进了生成图像中的文本渲染能力。文章提供了 Imagen 4 Ultra 生成的示例,展示了其多功能性。文章还确认,所有生成的图像都将包含一个不可见的数字 SynthID 水印,以提高透明度。文章鼓励开发者利用提供的文档和示例指南,将 Imagen 4 集成到他们的项目中。

3

Veo 3 现已在 Vertex AI 开放公开预览,面向所有用户

Google Cloud Blogcloud.google.com06-26682 字 (约 3 分钟)AI 评分: 92 🌟🌟🌟🌟🌟
Veo 3 现已在 Vertex AI 开放公开预览,面向所有用户

谷歌宣布 Veo 3 在 Vertex AI 平台开放公开预览,这是生成式 AI 在影视叙事领域的重大突破。Veo 3 能够端到端单次生成近乎电影品质的视频,并完美同步音频元素(包括对话、环境音和背景音乐)。该模型通过精细的场景交互捕捉创作细节,并模拟真实物理效果实现逼真动态——如演示案例中老水手场景所展现的那样。Freepik、Lightricks 和 Pencil 等领先企业已将其应用于从社交媒体广告到培训视频的多元化场景,高度评价其降低创意工作者门槛的能力。作为企业级解决方案,Vertex AI 上的 Veo 3 包含 SynthID 等关键安全功能,可通过 Vertex AI Media Studio 访问。

4

MiniMax-M1 技术报告解读

大模型智能mp.weixin.qq.com06-2514237 字 (约 57 分钟)AI 评分: 90 🌟🌟🌟🌟
MiniMax-M1 技术报告解读

本文解读了 MiniMax 发布的 MiniMax-M1 技术报告,这是全球首个开源权重的大规模混合注意力推理模型。M1 模型创新结合了混合专家(MoE)架构与线性注意力(Lightning Attention),参数总量达 456B,原生支持 1M token 上下文,并在生成 100K token 时显著降低计算量(相对 DeepSeek R1)。模型通过大规模强化学习训练,引入了新型 CISPO 算法以提升效率并稳定训练,其中完整的 RL 训练仅需 3 周使用 512 个 H800 GPU 完成,成本约 53 万美元。评估结果显示,MiniMax-M1 在数学、编程、软件工程、工具使用和长上下文等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强大,尤其在复杂软件工程、工具使用和长上下文任务上超越多数开源甚至部分闭源模型。文章还分享了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精度不匹配、超参数敏感性)及解决方案,并展望了模型在自动化工作流、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5

Seed1.6 系列模型技术介绍

字节跳动Seedmp.weixin.qq.com06-253391 字 (约 14 分钟)AI 评分: 92 🌟🌟🌟🌟🌟
Seed1.6 系列模型技术介绍

本文详细介绍了字节跳动 Seed 团队最新推出的 Seed1.6 系列通用模型。该系列模型在预训练阶段创新性地融合了多模态能力,并支持高达 256K 的超长上下文处理,底层沿用高效的稀疏 MoE 架构。在后训练阶段,模型重点强化了推理能力,特别是引入了 Adaptive CoT(动态思考)技术,使得模型能够根据问题难度自适应调整思考深度,在保证推理效果的同时显著提升性能、压缩 CoT 长度,实现了效果与效率的平衡。文章通过多项标准 Benchmark 以及极具说服力的泛化测试(如高考、JEE Advanced)展示了 Seed1.6 系列的卓越表现, 특히 在高考文科中取得了第一名,JEE Advanced 测试中达到全印度 Top 10 水平,充分验证了其强大的泛化和多模态推理能力。Seed1.6 系列模型目前已通过火山引擎对外开放 API 调用。

6

从 RLHF、PPO 到 GRPO 再训练推理模型,这是你需要的强化学习入门指南 | 机器之心

机器之心jiqizhixin.com06-225212 字 (约 21 分钟)AI 评分: 92 🌟🌟🌟🌟🌟
从 RLHF、PPO 到 GRPO 再训练推理模型,这是你需要的强化学习入门指南 | 机器之心

文章作为强化学习入门指南,首先介绍了 RL 在 LLM 中的重要性,并从吃豆人游戏引入 RL 基本概念(环境、agent、动作、奖励)。随后详细讲解了 RLHF、PPO,并着重介绍了 DeepSeek 提出的 GRPO 算法。相较 PPO,GRPO 通过移除价值模型并利用多次采样来计算优势,显著提升了训练效率。文章还提及了 RLVR 以及强化学习中“耐心即所需”的哲学理念。最后,文章结合开源库 Unsloth,提供了使用 GRPO 训练推理模型的实践指南、实用技巧,并深入探讨了奖励函数和验证器的概念、区别及设计方法,包含具体示例和参考资料,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应用 GRPO,特别适合希望将 RL 应用于 LLM 推理任务的技术人员。

7

免费、开源!谷歌 Gemini CLI 彻底火了,平替 Claude Code | 机器之心

机器之心jiqizhixin.com06-26964 字 (约 4 分钟)AI 评分: 93 🌟🌟🌟🌟🌟
免费、开源!谷歌 Gemini CLI 彻底火了,平替 Claude Code | 机器之心

文章介绍了谷歌最新发布的免费开源命令行 AI 工具 Gemini CLI。该工具基于强大的 Gemini Pro 2.5 模型,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直接在终端执行命令,支持编程、聊天、内容创作、Deep Research 等多种任务。其主要亮点在于:基于 Apache 2.0 许可证开源、原生支持 Windows(无需 WSL)、与 Google AI 编码助手 Gemini Code Assist 深度集成。它提供惊人的免费使用额度,包括高达 100 万 token 的上下文窗口以及每日 1000 次请求上限。文章强调其在编程领域的显著优势,并将其定位为收费竞品 Claude Code 的有力替代者。目前该工具已开放预览版,开发者反馈积极。

8

程序员的提示工程实战手册

宝玉的分享baoyu.io06-2519657 字 (约 79 分钟)AI 评分: 95 🌟🌟🌟🌟🌟
程序员的提示工程实战手册

本文面向程序员,是一份关于如何通过高效提示词(提示工程)充分利用 AI 编程助手的实战指南。文章首先阐述了提示词质量是决定 AI 输出代码和建议好坏的关键,并系统地介绍了构建高效代码提示的基础原则,包括提供充足上下文、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利用输入/输出示例、进行角色扮演和持续迭代等。接着,文章针对代码调试、重构和新功能实现等核心开发场景,详细解析了具体的提示模式和实用技巧,并通过“糟糕提示 vs. 改进提示”的直观对比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通过优化提示流程,从泛泛回复获取精确、可操作的 AI 辅助结果。文中提供了大量可直接应用的提示词模板和实践指导,旨在帮助开发者显著提升日常编程效率和质量。

9

万字长文深入浅出教你优雅开发复杂 AI Agent

腾讯技术工程mp.weixin.qq.com06-2021073 字 (约 85 分钟)AI 评分: 91 🌟🌟🌟🌟🌟
万字长文深入浅出教你优雅开发复杂 AI Agent

文章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复杂 AI Agent 的开发实践。首先梳理了 Agent 从基础 LLM Agent 到多 Agent 协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规划、记忆和工具在增强 Agent 能力中的作用。接着详细介绍了面向上下文的 MCP 协议和面向 Agent 间的 A2A 协议,并对比了 Function Call、MCP 和 A2A 的异同及适用场景。文章还分析了思维链、ReAct 和 Plan-and-Execute 等 Agent 思考框架。最后,重点介绍了基于 Golang 的 AI Agent 开发框架 Eino,包括其设计原则、组件体系和编排能力,并与传统开发模式和低代码平台进行了对比,为技术团队开发生产级复杂 Agent 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10

“上下文工程”的兴起

LangChain Blogblog.langchain.com06-231358 字 (约 6 分钟)AI 评分: 93 🌟🌟🌟🌟🌟
“上下文工程”的兴起

文章介绍了“上下文工程”,将其定义为构建动态系统,为 LLM 提供正确的信息、工具和格式,以便它能够可靠地完成任务。它认为这对于可靠的代理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失败往往源于不充分或格式不佳的上下文,而不仅仅是模型的固有局限性。它将上下文工程与提示工程区分开来,认为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子集。文章提供了工具使用、记忆和检索等示例,并将 LangGraph 和 LangSmith 定位为实现这种方法的工具,强调了它们的可观测性特性。最终,它将上下文工程视为一项关键但并非全新的 AI 工程师技能。

11

Dify MCP 保姆级教程来了!

Datawhalemp.weixin.qq.com06-237065 字 (约 29 分钟)AI 评分: 92 🌟🌟🌟🌟🌟
Dify MCP 保姆级教程来了!

本文深入解析了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将其与传统大模型 Function Call 方法进行对比,阐述了 MCP 如何通过标准化接口解决工具调用碎片化问题,促进智能体生态繁荣。文章介绍了 MCP 的 Host、Client、Server 架构及其工作原理,并通过 Dify 平台的 MCP 插件展示了如何轻松连接各类 MCP 服务。文中列举了魔搭社区、高德地图、智谱搜索等国内支持 MCP 的应用服务,并提供了一个保姆级教程,指导读者在 Dify 上搭建一个基于 MCP 的 12306 火车票查询智能体,证明了 MCP 在提升 AI 应用能力和降低开发门槛方面的巨大潜力。

12

深入解析|Cursor 编程实践经验分享

阿里云开发者mp.weixin.qq.com06-2425170 字 (约 101 分钟)AI 评分: 92 🌟🌟🌟🌟🌟
深入解析|Cursor 编程实践经验分享

文章深度分享了作者团队在实际项目中使用 Cursor AI 编程助手近两个月的实践经验。核心观点是通过“有效的 Rules + 正确的开发流程 + 标准的 Prompt”三要素,可以显著提升编程效率。文章详细阐述了 Prompt Engineering(PE)对于开发者使用 Cursor 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结构化的 Prompt 编写原则和具体示例,覆盖项目理解、方案设计、代码生成和单测生成等不同环节。此外,文章着重介绍了如何利用 Cursor 的 Rules 功能,包括自动生成团队代码规范 Rules 和编写项目梳理、技术方案设计等实用 Rules,并提供了详细的 Rule 模板和示例。最后,作者提及 Cursor 的新增自动记忆模块和对未来 AI 辅助研发流程的展望。

13

「势能」是 AI 产品的护城河 | a16z 最新发文

十字路口Crossingmp.weixin.qq.com06-233973 字 (约 16 分钟)AI 评分: 92 🌟🌟🌟🌟🌟
「势能」是 AI 产品的护城河 | a16z 最新发文

文章基于 a16z 最新观点,分析了消费者 AI 产品领域当前缺乏传统护城河的现状。指出由于模型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变化,产品迭代速度至关重要,“速度”是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提出“势能”(Momentum)成为新的竞争壁垒。文章详细阐述了六种行之有效、能快速获取和维持产品势能的新营销策略:将黑客松转变为具备传播效应的“表演”、大胆进行社交实验、与其他 AI 产品构建“联盟式发布”、与有影响力的 AI 原生 KOL 合作、制作高质量且具传播性的产品发布视频、以及“Build in Public”透明化地分享产品进展和数据。这些策略旨在帮助 AI 创业公司在拥挤且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抢占用户心智并持续增长。

14

李志飞:1 个人、2 天做出 AI 时代的「飞书」,真正的 Founder Mode

Founder Parkmp.weixin.qq.com06-266711 字 (约 27 分钟)AI 评分: 91 🌟🌟🌟🌟🌟
李志飞:1 个人、2 天做出 AI 时代的「飞书」,真正的 Founder Mode

文章记录了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在 AI 浪潮中的实践与思考。他通过'一人公司'的个人实验,仅用两天时间借助 AI 工具开发出 AI 原生协作平台原型,展示了 AI 编程的高效性。文章详细描述了开发过程、遇到的挑战(如 AI 工具偷工减料)以及对 AI Agent 本质的深入思考,包括智能的进化和递归特性。李志飞还分享了对 AGI 的新认知,强调个性化环境和上下文的重要性,并反思了中国 AI 创业环境的独特性。通过这次实验,他重新确立了 AGI 的信仰,认为中小企业也能在 AGI 发展中找到独特价值。

15

隐藏在 Google Labs 里的 5 个神级 AI 应用。

数字生命卡兹克mp.weixin.qq.com06-254118 字 (约 17 分钟)AI 评分: 91 🌟🌟🌟🌟🌟
隐藏在 Google Labs 里的 5 个神级 AI 应用。

针对当前主流 AI 模型更新带来的疲态,文章深入介绍了 Google Labs 中精选的五个创新 AI 应用,旨在展示 AI 如何以更有趣、更实用的方式融入生活和工作。这些应用包括能为画作配乐的 National Gallery Mixtape,结构化学习辅助工具 Learn About,提升语言学习实用性的 Little Language Lessons,支持自然语言和图像生成 UI 界面的 Stitch,以及基于真人专家知识的虚拟职场导师 Portraits。文章还回顾了 Google Labs 的历史,并分析了其在 AI 时代“小步快跑、快速迭代、面向未来”的产品构建理念,强调创新是当前 AI 时代的核心驱动力。

16

继 Cursor、Devin 和 Claude Code 之后,又一匹 AI coding 黑马正在快速崛起

深思圈mp.weixin.qq.com06-2313815 字 (约 56 分钟)AI 评分: 91 🌟🌟🌟🌟🌟
继 Cursor、Devin 和 Claude Code 之后,又一匹 AI coding 黑马正在快速崛起

文章通过分析 Sourcegraph 新推出的 AI 编程工具 Amp 及其创始人的播客,揭示了 Agentic Coding 的发展趋势和 Amp 背后的颠覆性产品哲学。核心观点包括:Amp 选择“少即是多”,拒绝模型选择器,不限制 Token 使用,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强调深度模型理解,顺应模型特性而非对抗;构建丰富的反馈循环,让 AI 像人一样学习和改进;引入子代理功能,实现任务分解和并行处理,突破上下文窗口限制;重新定义成本与价值,认为提高开发者效率远超 AI 使用成本;以及对未来编程工作流从“工具”到“伙伴”的预测。文章认为 Amp 的成功源于对技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实用主义的产品策略,预示着 AI 编程工具的新范式。

17

万字解读“智能+”:加什么,怎么加?

腾讯研究院mp.weixin.qq.com06-2410095 字 (约 41 分钟)AI 评分: 90 🌟🌟🌟🌟
万字解读“智能+”:加什么,怎么加?

文章详细解读了当前大模型浪潮下的“智能+”概念,认为其本质是驱动产业升级的新基因。文章从“加什么”(新认知、新数据、新技术)和“怎么加”(云上智能、数字信任、π型人才、全员参与、机制重构)两个维度展开,辅以丰富的行业案例,深入探讨了智能+的内涵与落地路径。文章强调智能+最终将演化为“智力即服务”新范式,并以竹子生长类比,指出当下需打好地基,才能迎来未来爆发。文章内容丰富,理论与案例结合,为技术从业者和管理者提供了深入理解和推动智能+的全面视角。

18

#151. AI 的下一个十年:Greg Brockman 谈 OpenAI 的能源瓶颈、数据墙与产品哲学

跨国串门儿计划xiaoyuzhoufm.com06-221219 字 (约 5 分钟)AI 评分: 93 🌟🌟🌟🌟🌟
#151. AI 的下一个十年:Greg Brockman 谈 OpenAI 的能源瓶颈、数据墙与产品哲学

本期播客由 Stripe CEO Patrick Collison 访谈 OpenAI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Greg Brockman。Greg 分享了 OpenAI 如何从“先有技术再找问题”的非传统模式成长为 AI 领导者。他回顾了 Dota 2 AI 项目如何验证规模化假设的潜力,并分享了团队在不确定性中学习管理和拥抱惊喜的经验。Greg 坦诚讲述了 GPT-3 API 推出时的挑战,并展望了 AI 在个性化交互、医疗、教育、编程等领域的未来应用,预测 AI 辅助编程将进化为“AI 同事”甚至“AI 管理者”。访谈还深入探讨了 AI 发展面临的能源瓶颈和数据墙等关键挑战,以及 OpenAI 在产品决策上的平衡策略。最后,Greg 回顾了个人成长经历,并幽默地反思了对 AGI 时间线的预测,强调 OpenAI 致力于每年带来颠覆性 AI 突破。

19

聊过 200 个团队后的暴论:不要拿 AI 造工具,要建设「新关系」

Founder Parkmp.weixin.qq.com06-2410540 字 (约 43 分钟)AI 评分: 93 🌟🌟🌟🌟🌟
聊过 200 个团队后的暴论:不要拿 AI 造工具,要建设「新关系」

文章基于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与逾 200 个 AI 团队深度交流的观察,提出 AI Native 产品的核心目标已从制造新工具转变为建设 AI 与用户之间的新关系。这源于 AI 具备“超语言能力”和潜在的“主体性”,通过系统提示词定义关系。这种新关系带来了产品设计的新挑战,例如需考虑 AI 的“情商”和“生命感”,以及新的机遇,例如跨次元的混合价值交付和基于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提升的服务分发新通路。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实现新目标的“新管线”,强调产品工程需聚焦“宽输入”(多模态感知与用户上下文理解)和“柔输出”(分步协作式交付),以增强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最后,文章指出 AI 时代的价值模型从二维面积(用户规模)变为三维体积(用户价值深度与 AI 能力高度),改变了传统的增长和管理模式,呼吁创业者在“新瓶”中装“新酒”。

20

Sam Altman 最新给 AI 时代创始人的七堂课 | 附原访谈全文+视频

Web3天空之城mp.weixin.qq.com06-233099 字 (约 13 分钟)AI 评分: 93 🌟🌟🌟🌟🌟
Sam Altman 最新给 AI 时代创始人的七堂课 | 附原访谈全文+视频

文章总结了 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 YC 创业学院峰会上的核心分享。Altman 回顾了 OpenAI 成立之初的“疯狂”赌注,强调宏大愿景对吸引顶尖人才的重要性。他展望了 AI 的未来形态,认为个性化 AI 将带来“融化”的界面,彻底改变人机交互。技术路线上,他提及 GPT-5 将融合多模态和深度推理能力,并预言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对于创业者,他建议不要复制基础模型,而应利用平台构建独特性,以迭代速度取胜。在招聘方面,他强调应看重候选人的成长潜力(斜率)。最后,他分享了创业的艰辛与保持长期信念的重要性,并表达了用 AI 加速科学、实现物质富足的终极愿景。

21

罗永浩:梁文锋建议我「靠嘴吃饭」,我想做个播客帮助科技创业者

Founder Parkmp.weixin.qq.com06-2115456 字 (约 62 分钟)AI 评分: 93 🌟🌟🌟🌟🌟
罗永浩:梁文锋建议我「靠嘴吃饭」,我想做个播客帮助科技创业者

文章记录了罗永浩在 AGI Playground 2025 大会上与 AI 创业者王登科(独响创始人)、谢扬(Fellou 创始人)及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的圆桌对话。罗永浩分享了投身智能硬件和 AI 软硬件结合的经历,透露其纯软件 AI 产品将在两三个月内上线,聚焦效率工具(如邮件处理) 等垂直场景。他认为 AI 时代大公司反应慢,创业公司有机会,并计划做科技播客和年度科技大会,利用个人影响力助推年轻创业者。与会者还讨论了 AI 时代 UX 创新的重要性,人与 AI 关系的重塑(超越工具,建立情感连接和陪伴 ),以及面对巨头竞争,创业公司应聚焦人才、组织和用户心智。文章观点犀利,提供了资深创业者对 AI 浪潮下产品、市场和创业的深度洞察。

22

从 5 次投资 Manus 肖弘聊起|对谈真格合伙人刘元:识人心得进化

十字路口Crossingmp.weixin.qq.com06-2417204 字 (约 69 分钟)AI 评分: 92 🌟🌟🌟🌟🌟
从 5 次投资 Manus 肖弘聊起|对谈真格合伙人刘元:识人心得进化

文章记录了真格基金合伙人刘元与 Manus(前身 Monica)创始人肖弘的深度对谈。刘元详细回顾了从 2016 年至今,真格基金对肖弘团队进行的 5 次投资历程,展现了早期投资人对创业者持续增强的信心。肖弘的创业故事充满产品方向的多次调整和重要战略取舍,刘元认为这恰恰体现了其抓住机遇和追求卓越的能力。访谈引申至刘元作为 VC 的职业生涯回顾,特别是其投资判断标准的演变:从关注光鲜履历转向识别具有原生热情、长期投入和深刻理解的“黑马型”创业者,从“自上而下”的市场分析转向“自下而上”对创始人和问题的理解。面对当前的 AI 浪潮,刘元强调 VC 需保持 FOMO 心态,通过系统机制确保不错过优秀人才。文章探讨了早期投资的本质、识人的重要性以及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周期中 VC 的应对策略。

23

#153. 人工智能教父 Geoffrey Hinton:AI 的真实风险与人类的未来

跨国串门儿计划xiaoyuzhoufm.com06-251587 字 (约 7 分钟)AI 评分: 91 🌟🌟🌟🌟🌟
#153. 人工智能教父 Geoffrey Hinton:AI 的真实风险与人类的未来

本期播客是人工智能教父 Geoffrey Hinton 的深度访谈,他分享了从 AI 乐观派到主要风险警示者的转变历程。Hinton 博士强调,AI 尤其是超级智能的出现可能对人类构成前所未有的生存威胁,并详细剖析了 AI 可能带来的短期风险,包括网络攻击、制造恶意病毒、操纵选举以及致命性自主武器等。他还深入探讨了 AI 对就业市场的颠覆性冲击,预测大规模脑力劳动将被取代,并建议人们考虑从事 AI 难以替代的职业(如水管工),同时指出 AI 可能加剧财富不平等。播客还触及了 AI 是否拥有意识和情感的哲学议题,以及 AI 数字智能在克隆、高效学习和不朽性等方面的独特优越性。最后,Hinton 博士呼吁全球社会高度重视 AI 安全研究,投入必要资源,并加强对科技公司的监管,以期安全发展 AI,避免潜在的灾难性后果。